

今年47岁的张文钦,个子不高,身材壮实,黝黑的脸庞浅露“风霜”,却也散发着对日子满足的容光。
张文钦是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张和屯村人,是当地的种植大户,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。
最近,烤烟开始采摘烘烤,张文钦便开始播种、套种玉米,等到8月份烤烟采烤结束,新嫩的玉米苗就正好能依着光秃秃的烟杆茁壮生长。单靠玉米这一项,便可实现年收入8万元左右。
稻田也没闲着,稻谷收获以后,冬萝卜就该种植了。南华的萝卜拥有独特的味道,又脆又甜又水润,年年供不应求。今年,张文钦种植萝卜年产值10万元也不在话下。
粗略计算,张文钦今年保守入账能够达到50万元,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说,全村的闲散劳动力也都被他带动了起来。整个生产季节,他日均用工40人,平均每天支付劳动报酬3200元。“一天80元的工钱,张文钦从不拖欠,遇到家里有急事,还会提前预付,做人本分,也诚实守信。”同村的朱长琼说。
像朱长琼一样长期给张文钦“打工”的人在村子里还有七八个,大家都把土地租给张文钦,拿一份固定租金,再来给张文钦“打工”,获得一份劳动收入。
“在家门口就能领工资,干的活还是我擅长的农活,最主要的是还能够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,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很满意!”朱长琼说,现在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乡务农。
“脑子活、办法多”,张文钦的能力得到大家认可,全村人都愿意跟着他干。可是谁又能想到,就在10年前,张文钦可不是现在的致富带头人,而是一个穷汉子。
以前,张文钦养猪、养鸡,还跑过运输,活没少干,钱却没能存下多少。2009年,张文钦咬牙卖了自己的车,以800元一亩的价格租下了村里200亩土地,由此开始了自己的致富之路。
第一年,张文钦种植的蔬菜长势喜人,可是由于缺乏销售渠道,且市场高度饱和,蔬菜在地里无人问津。一咬牙,他将300吨蔬菜全部免费送给了附近的小学。
第二年,张文钦尝试着种植水果,可是由于缺乏管理经验,他的致富之路再次折戟沉沙。
第三年,龙川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带着烟草部门技术员主动找上门来,指导张文钦栽种烤烟。“技术员隔三差五就往我地里跑,干旱时教我节水保苗技术,雨季时候催我排水排涝,烘烤时候手把手教我控温排湿……”张文钦时常记得技术员对自己的帮助和指导。
几年下来,张文钦从一个“门外汉”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、技术能手。他踏实肯干能吃苦,慢慢琢磨出一套增收的好法子,粮烟轮作、玉米套种、萝卜插空种……
从40平米的祖屋到现在宽敞气派的洋房,从在外漂泊的驾驶员到如今在家门口稳稳当当把钱赚的种植大户,张文钦的日子一步一个样,三年大变样。
“土地从不会辜负任何一个手脚勤快的人,特别是现在国家的惠农利农政策好,以后,咱们农民的日子一定会越变越好!”张文钦说。